2010年5月8日星期六

宗教不等于正确

拜读了欧阳文风的《思考》,让我了解独立思考是何其重要的。当人盲从的跟随一套自以为真理的思想,就变得不理智。尤其是从宗教里带出来的理论。

话说公司老鼠为患,这时同事自告奋勇,把抓老鼠的独门秘技公诸于世,一会儿把耗子都关在笼里,实在精彩。同事们都议论纷纷的该把老鼠如何处置。甲说把它淹死吧;乙说晒死;丙说让猫吃;我说把它送出市政 局,一只一零吉,不错价嘛。

这时充满宗教色彩阿姐跑来,说:“如果是我,我就会把它放了,你们这样折磨它是很痛苦的,你们知道因果报应吗?………….。” 我是赞成他的说法的,就让它死的干脆嘛,何必折磨呢? 阿姐大为不悦的道:“不能! 它是有生命的,它有灵魂。不能酱子杀它!” “那…….那怎么办?” , “放他走!” , “可是它是老鼠耶,放它别处一样会害到别人啊,有细菌,会传染病菌的!” 最后,大伙都决定以较人道的方式处理了老鼠。

这时阿姐语重心长的告诉我:“彬,你知道吗? 我们人有灵魂 ,动物也有。你们酱子杀它是非常不好的。你相信因果报应吗?我们人以后也会投胎转世,而阎王会翻看我们人在世间做过什么事,就会得什么应。当神明要“收”我们的时候,就会选择性的“收”。如最近有地震,死了很多人,为什么有些人还活着呢?就是命不该绝,做的好事多,神明也不会“收”你的。当我们人多做好事,就有一种“气体”升空,越多人做,“气体”越大。当神明要“收”我们时,就看何方有其“气体 ”,神明就不会“收’了。”

我说:“那…..那老鼠呢”

“就是不应该杀它啊,应该放它远处,不威胁我们就好了。不要杀生。”
我问:“ 照你说法,是不是我们所有人都像你处置老鼠的方法才会好?” “当然!” “那全世界的人都酱做呢?” “当然好啊!”阿姐说道。 “那假如如你所说,全世界人都放生老鼠,请问那该放生到哪?好吧,就把它集中在一个岛屿上,让它们自生自灭,到最后岛屿食物完了,基于动物生存本能,就会互相残杀,鼠吃鼠。请问人道吗?”

阿姐无言。

我本人主张人性处理,我并没有歧视或反对任何宗教。我想表达的是:人需要理智的思考,单单以宗教的套路出发是不完全正确的。要学会自主。在封闭的盒子内陈述,是难以服众的。就算是客观的论点,也不能完全怪外人不理解,因为她在盒子里。

希望老鼠的死能给她一些启示。

2010年5月1日星期六

叶问2 观后感




看完《叶问2》,我有一种失落感。这种失落感我了解的;当你很期待一部电影时,看了以后发觉接下来还有什么电影让你有充满期待的?会很失落。最糟的是,看了以后,你竟然不以为然…想说:“为什么变得怎样?”

《叶问1》之所以好看,是因为有惊喜,有高潮,够震撼。一个文绉绉,儒雅但绝不瘦弱的男人耍咏春拳,连消带打,快拳抢攻,骠悍无匹,之后留手。由被人看不起从得到尊重,有一种小人物抬头的感觉,是让人看了很快感的。

这部《叶问2》的故事编辑的太民族感了:鬼佬歧视中国人,打中国人。中国人自强不息,打倒洋鬼子,然后欢呼,接着主角大义凛然的说:“我们应该互相尊重,学习相处….。”你不觉得像黄飞鸿系列吗??
甄子丹在这部续集话多了,道理也多了,有点说教的感觉。收徒弟过程也有点莫名其妙。没有一打十,就来个鱼档大围欧满足观众。看得有点不甘心。

但在桌上的对打,我是看得满自在的,以洪金宝200磅的身材能与甄子丹如风般的快拳对弈,实在精彩。那句:“咏春,叶问” , 并辅以伸掌的自我介绍姿势,与他那套经典的白长衫与布鞋已成了叶问的最佳代表。

不过我最最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是要硬生生的加个“李小龙似”小孩进去,要陈述的话何不找个比较自然的方式? 如请陈国坤拜叶问门下不会更好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