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3月24日星期四

转载:(本人极爱这篇文章)

鄭丁賢‧怕輸又怕死

一個強烈的對照:

受到輻射威脅的日本災民,井然有序的排隊,等候領取食水、糧食等救濟物品。
沒有輻射威脅的中國民眾,瘋狂搶購“抗輻射”鹽;大小城市商店內的鹽巴一掃而空,價格被炒高數十倍。

彷如世界末日,就靠鹽巴續命。

食用鹽賣光了,商家把不能吃的工業鹽拿來賣;很快的,連山寨鹽、假鹽都出現在貨架上。
中國人相信,要多吃鹽,鹽含有碘,
碘可以抵抗來自日本的核輻射。

俗話“我吃鹽比你吃米多”,講了千年,如今終於成為事實。

問題是,中國沒有輻射威脅,民眾何以搶鹽?況且,要靠鹽裡頭的碘來抗輻射,至少要吃好幾袋鹽才有足夠的份量。

可以預見,幾個月後,很少日本災民受輻射傷害,不過,會有很多中國人吃了太多鹽,而患上高血壓相關疾病;至於吃了工業鹽或假鹽,那更不知會是甚麼後果。

於是,中國人受到的核傷害,比日本人還更慘,嗚呼哀哉!
這個古老民族的集體性格,讓人驚嘆不已。

新加坡人的Kiasu和Kiasi,怕輸和怕死的頭銜,要頂禮膜拜,乖乖讓出。
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民族,就不會有客觀理性的判斷能力。

5千年的奴隸和封建制度,加上3千年來單一思想教育,就在於否定獨立思考。
統治階層決定了人民的思維,教育內容控制了人們的思考模式;人民腦袋不能超出既定範圍;一旦越界,就會踩到地雷,嚴重的話,連命都沒有。

既然不懂得獨立思考,就容易短視和迷失;遇到事情就慌成一團,無法用理智和常識來處理。
既然有人說吃鹽可以抗輻射,不搶就是輸,不吃就會死;怕輸又怕死,當然要大搶特搶。

這和人民的智商沒有關係,也和經濟是否發達不相干,而是文化問題。人民再聰明,經濟再富有,文化沒有改變,還是會集體搶鹽。
加上幾十年前一場文化革命鬧劇,以及經濟開放後的金錢遊戲,人與人之間已經沒有互信,人們也不相信公權力。政府和媒體告訴大家無須搶鹽,也不會有多大作用。
經驗告訴大家,不能相信上面,只能相信自己;上面愈是說不須搶鹽吃鹽,人們就愈以為吃鹽有效,搶鹽有必要。


讓思想自由飛翔,是多麼重要的事。

2011年1月30日星期日

有待改进的好天


撇开大马制作,《天天好天》的广告 以狂风扫落叶的姿态席卷每个人的心扉,借着《大日子》好成绩,以试图证明A品牌与 M品牌的合资电影并不是一时的侥幸而取得的高票房。企图心有看到了,可是却感受不到制作水准的诚意。

有几大败笔:

故事内容不够丰富。既然是表达亲情,赚人泪水,就应该去的淋漓尽致。但 似乎只围绕着“福建面”角色。淡化了有老人痴呆症的妈妈,孤老的“广府炒”,林德荣的父子情….. 使整部戏看起来有点闷骚。

故事缺乏流畅度。电影所带出的情绪时高时低,让观众难以适从。导演忘了泪水电影是需要酝量情绪的,才能让观众对电影中的情节深刻,然后带出感动。

演员深度不够。这不必多加说明吧。里头的“福建面”是电影的骨干。而饰演单亲妈妈卓卉勤是一大惊喜。

广告。坦白说,我讨厌在自家的电影强打自家品牌。一次两次我接受,超过三次我就“接受不到咯”
有看到败笔,是因为有比较。《天天好天》明显的与《大日子》有差别,而且逊色不少。
但小弟还是会支持大马本土制作电影,并希望越做越好。